生命科学学院-sky
新闻动态

生命科学学院创新打造线上教学新模式

发表日期:2020年06月21日 11:41 文章编辑: 浏览次数:

疫情防控期间,生命科学学院将做好在线教学视为推动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新机遇,强化师资保障,引入优质资源,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打造新时代网上教学新模式,50多门次本科课程全部实施线上教学,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一、整合教学平台,保障线上教学运行

线上教学伊始,授课教师抓好自我业务培训,提前对网上教学进行多次演练,制定多种教学预案,为网上教学做好充分准备。随着各中小学和高校陆续开学,网络授课使用量骤增,教学平台卡顿现象牵动每一位老师的神经,老师们凭着过硬的素质和对教学平台的熟练运用迅速调整教学方案,加强对雨课堂+群分享屏幕、慕课、智慧树课程平台等多种在线教学模式的综合应用,克服各种困难,有效保障了线上教学平稳运行。

二、集中优秀师资,引入优质资源,保障线上教学质量

学院充分发挥网络授课特点,对部分课程打破院系界限,集中优秀教师资源,实现课程教学的强强联合。杨润亚、明永飞副教授主讲《有机化学》(生物),从课程目标定位出发,对线上课程内容进行整体策划,并于其他学院及本院其他系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开展教学研讨,使该课程与化学、生物制药等专业课程内容得到有效衔接,实现了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无缝对接,确保了网络教学质量,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学院还充分利用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教学资源开放的有利时机,组织全院教师甄别选用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升线上教学效果。《生物学导论》选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综合生物学、麻省理工学院的生物学导论以及JoVE视频学习网站中BIOLOGY等优秀教学资源,改变了教、学、管的常规学习形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提高了在线教学的质量。


三、打破地域空间限制,实现“云实习”、“云实验”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不断变化,学生返校日期无法确定,生命科学学院很多实习和实验课程无法进行。动物学实习课程的王晓安及赵彦翠老师及时推出了“记录你身边的动物”为主题的动物学云实习方案。通过第三方平台构建了在线实习管理系统,组织分布在全国 10 余个省份的同学利用地域家乡特色开展动物实习,并及时将各类动物图像/视频、分类地位描述、观测点 GPS信息等上传系统,王晓安教师认真审阅学生上传成果并通过分享功能组织所有学生浏览学习,实习效果远远超出预期。学生既是课程的学习者、同时也是课程的建设者,充分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生物工程专业《食品工艺学综合实验》课程首次采用线上模式,由专业教师线下指导学生在“家庭实验室”完成教学。根据“家庭实验室”的操作实际,提供蛋糕、果蔬干、果蔬罐头、面包、泡菜、调味酱、果酒、酿造饮品等各种类型的创新实验项目,通过线上分组讨论、确定实验方案、教师实时线上指导、学生在“家庭实验室”实际操作,最后小组成员线上集中点评实验作品、教师根据实施成效进行考核打分,实验教学效果显著。


四、多方位服务保障,确保每位学生线上学习质量

为解除偏远地区、贫困学生线上学习后顾之忧,学院及时发放网络费用补贴,将关心关爱帮扶落到实处,确保每一位学生顺利进行线上学习。对因网络问题造成无法学习的,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第一时间将相关课程内容通过录像资料形式发送给学生,确保每一位学生不掉队!

为准确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学院采用“辅导员+班主任”双重教育管理模式,以每周“云班会”形式同每一名学生开展对话交流,密切关注思想动态及心理变化,及时化解长期网络学习带来的烦躁焦虑问题。

学院还制定了线上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和督导方案,施行每周线上教学情况周报制度。教师每周五填写线上教学实施情况报告,收集问题及建议,同时将优秀线上教学案例及时与老师分享,为线上教学的有序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面对全面铺开的网上课程教学,学院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经历了紧张、兴奋再到从容的心路历程,对线上教学从抵触变为喜欢,从不适应变为适应,学生到课率近100%。虽然远在千里,但是隔着屏幕的教学模式仍饱含温度,师生互动热烈,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贯穿教学始终,真正实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为今后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打下良好基础。(生命科学学院 撰稿 丁涓 审核 王全文)